编辑导语:在前置仓系统设计中,对于盘点系统的定位是精准,需要保证库存数量和商品位置的准确。作者总结了关于盘点系统的分类、原则以及系统设计中会遇到的问题,并分享了自己的产品方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盘点的分类
盘点,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有不同的分类。 按盘点形式:- 明盘:盘点时,告知系统库存(系统显示库存数据);
- 盲盘:盘点时,不告知系统库存(系统隐藏库存数据)。
- 动态盘点:在作业过程中盘点;
- 静态盘点:作业静止时盘点,如闭店后。
- 周期盘点:以月、季为周期进行的盘点;
- 循环盘点:按计划,每次盘点一个区域。
- 部分盘点:以动碰为原则的盘点,即只盘点发生库存变动的sku;
- 全部盘点:全仓所有商品全部盘点。

二、盘点的设计原则
作为前置仓保障库存数量和商品位置准确的重要手段,其设计原则主要有:审核机制、复盘/抽盘修正、操作留痕。1. 审核机制
审核机制指的是员工完成盘点,提交盘点单后,系统库存并不会立即更新,而是需要管理员(如店长)审批通过后才更新。 引入审核机制的原因是为了避免人工操作失误导致库存虚高或虚低,而影响销售订单。我在多个仓多个季节参与过多次盘点作业,每次盘点总有同学在录入库存的时候出错,比如本意是想录入20,但因为数字键盘操作错误,填写成了2,这就导致库存严重虚低,影响订单销售,造成库存积压。 而引入审核机制后,管理员可通过单据列表查看盘点差异,对于差异较大的进行复盘/抽盘,确保数据准确,避免因人工操作失误而导致库存不准。2. 复盘/抽盘修正
复盘/抽盘修正是为了配合2.1审核机制的。如上文所述,若店长发现库存差异较大的sku,可以发起复盘/抽盘修正,新发起的复盘/抽盘修正可新生成一个盘点任务,指派给对应的同学,建议与当次盘点的人区分开。3. 操作留痕
操作留痕的意义在于当库存出现重大误差时溯源追踪,其实对于设计而言,就在于需保留至少最近半年sku库存的操作日志,该日志核心需要有如下字段:- sku编码
- 商品名称
- 操作人
- 操作时间
- 操作前数量
- 操作后数量
- 操作量
- 操作任务单据
- 操作前库位
- 操作后库位
三、产品方案


四、盘点的常见问题
1. 盘点过程中是否需要锁定库存?
不需要。因为库存的变动是在盘点单据审核通过后,盘点过程并不会对库存造成影响。2. 盘点单据审核后,库存的更新是覆盖还是加减?
建议加减。理论上覆盖和加减都可以达到目标,但为了方便统计盘盈、盘亏,库存的变动建议统一使用加减计算。3. 怎么尽可能让盘点作业高效呢?
减少员工的操作。比如对于商品的定位,可以不用输入商品名称,而是采用扫描商品条形码或者扫描货架库位的方式来定位商品,且无需人员点击输入框,系统自动带出数字键盘,且检测到输入数字没有保存。 而扫描下一个商品时,系统自动对上一次的数字进行保存等等,凡是能减少人员操作的,哪怕是一个动作,都尽可能省掉,因为一个sku多2个动作,那5000个sku就是10000个动作,每个动作1秒,就是10000秒,也就是2.78小时。声明:本文由网站用户香香发表,超梦电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