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长可查询孩子账号的登录时间与游戏时长
“消费查询”界面则显示了对应账号在不同游戏中的完整消费记录,包括每一次消费的具体时间和具体金额。这个界面也非常直观的展示出孩子在某一个时间段内的消费总体趋势,如果出现明显的波峰和波谷,则很可能意味孩子对游戏的兴趣和消费习惯出现波动,这个时候家长有必要及时和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具体的情况,因地制宜的进行教导。
可查询近3个月的消费记录,最多显示近100条
“游戏禁玩”界面可以执行对孩子禁玩时段的设定,目前App默认设置了四种禁玩时段,综合考虑了工作日和节假日,白昼和夜晚等因素。
灵活设置禁玩时段
“限制付费”界面则可以进行充值限额的限定,其中包括设置每天支付上限和历史支付上限,以及对应的生效执行时间段。解决了很多家长无法远程控制孩子消费的“燃眉之急”。
家长对账号付费进行限制
目前,App端家长护航功能已接入了《梦幻西游》手游、《大话西游》手游、《倩女幽魂》手游、《阴阳师》、《荒野行动》等十多款热门游戏产品,后续还将覆盖更多的网易游戏产品。这次技术性突破显然为家长提供了更便捷的监管工具,但其深远意义其实远不止于此。 关于孩子的游戏问题,家长的焦虑往往并不仅是玩游戏这个行为,更在于对孩子游戏行为的“未知”和“无法管理”,而APP里的信息同步、以及游戏时间和消费的远程限制功能,则可以解决长久以来家长对孩子游戏情况的盲点,并且可以通过长线观察捕捉出孩子游戏习惯的图谱,便于及时针对性的对孩子的游戏兴趣进行了解,提前预防相关风险。 App端家长护航功能的上线,不仅是网易针对未成年人游戏保护的一次技术升级,更重要的信号在于,网易在进一步加强与家长的协作,带来更有效、更便捷的家长管理工具,拓宽未成年人保护在家庭侧社会侧的全面覆盖。 管理与设限背后,家长与孩子需要建立沟通与共识 在App端家长护航功能上线之前,笔者曾经采访过网易未成年人守护团队的专员,据他们介绍,在日常的沟通中,他们所接触的最常见的家长困扰,并不是孩子玩游戏本身,而是不知道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游戏习惯、如何和孩子达成信任取得共识。而通过分析App端新推出的功能,我们可以看到网易是在有的放矢地帮助家长和孩子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消除家长孩子间的信息不对称 未成年人对游戏的喜欢,是一个需要时间不断累加的过程,如果能及时发现再加以引导,很大程度上可以遏制过度游戏的情况出现。 但在前期,家长和孩子在游戏问题上的信息不对称则会影响及时有效的管理。比如说家长并不了解孩子在玩什么游戏,投入了多少精力,不清楚“适度”的标准和“过度”的界限,等家长反应过来时才发现为时已晚。而且如果这个时候强制进行管理,或许还将增加孩子的对抗心理,导致亲子关系进一步疏远和恶化。 而及时通过一些技术手段观察孩子的游戏行为,理解孩子游戏习惯的图谱,针对性进行适度管理,而非等到问题爆发后的强制切断,则可以大大提升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信与理解。在网易的家长护航功能中,实际上孩子与家长是可以通过协商与沟通去取得游戏时长与游戏消费管理的共识,而并不是单方面的限制。这样具有一定弹性的管理模式,可以降低孩子的抵触心理,更容易接受“被管”。 (2)放权给家长,让管理趋于人性化 结合此前网易升级的防沉迷系统,可以看出一个信号,企业其实并非希望技术约束显得过于冰冷,而是融入了一些人性化的考量,比如说以12岁为界限的年龄划分和节假日、工作日的限时时长差别,而App端家长护航功能将这种考量进一步放大了。 必须承认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而厂商却无法事无巨细地一一深入了解,换言之,最能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还是他们身边的人,所以说在基础的技术限制之上,从家庭层面制定最适宜的一份契约,培养孩子自身的自控力也是非常具有辅助意义的解决方案。在App端,企业将“限额”、“禁玩”等功能的灵活设定放权给了家长,但其初衷并不是鼓励家长单方面滥用这种权力,而是希望家长和孩子达成某种共识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设置——让孩子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同时也是为孩子量身定做一套“健康游戏习惯养成计划”。 (3)间接构建交心包容的家庭协商环境 今年2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小学生网络游戏的认知、态度、行为研究报告》蓝皮书,其中一组数据值得玩味:有73.5%的中小学生认为上网能开阔视野,73.8%中小学生认为上网可以学到很多新知识。并且随着年级的增高,未成年人对于互联网的正面认可更为积极。但是家长们是否都能够理解孩子们的这种需求? 良性的家庭教育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与了解的基础上,自愿接受与被动承受,两种方式的教育效果会截然不同。孩子为何喜欢玩游戏?游戏里到底有什么好玩的?如何帮助孩子健康游戏?在家长绑定孩子账号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家长建立和孩子的协商与对话,进而建立共识。不难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家长提出要设置消费支付上限,孩子提出了异议,由此一定会衍生出对于“为什么不同意”“你希望的形式是什么”等对话,这一定是一个双方交换诉求并寻找最佳平衡点的过程。 综上,我们与其说网易手游管家App是窥探孩子游戏生活的一双眼睛,倒不如说它是打开孩子心门的一把钥匙。App家长护航功能的上线实现了家长随时随地进行监管的愿望,同时也充分挖掘了家庭教育配合厂商管理的潜在力量,进一步完善了未成年人的保护闭环。 守护未成年人:只有目标,没有终点 从2005年开始,网易在防沉迷系统上面的努力始终没有懈怠。作为国内大厂,网易经过多年探索已逐渐形成了立体化的保护网。进入2019年后,更是接连出招,比如升级手游防沉迷系统,利用硬性技术手段对未成年人进行限时和宵禁,要求12周岁以下(含12周岁)工作日限玩1小时/天,节假日2小时/天;13—18周岁(不含18周岁),工作日限玩2小时/天,节假日3小时/天,在21:30——次日早上8:30禁止未成年人进入游戏。

声明:本文由网站用户香香发表,超梦电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