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刚需行业?盘点2023中国刚需行业有哪些?

今天,大盘低开后维持窄幅震荡模式,终结此前两连阳。

板块方面,电力、旅游酒店、银行板块涨幅居前。

闲话少叙,继续之前2023年最值得关注的十大潜力牛基系列。

今天进行第三篇,为大家寻找医药赛道的明日之星。

医药至暗时刻已过

都说医药行业是一个长坡厚雪的黄金赛道,它有一个值得长期看好的逻辑就是人口老龄化。在这个大背景下,医药行业成为我们内需中的刚需行业。

医药行业目前是A股总市值排名前三的大行业,近年来牛股辈出,也是不少基民最喜欢投资的热门赛道之一,在此前的医药牛市行情中催生了葛兰、赵蓓等一众明星基金经理。

不过,最近两年来,在疫情反复、医药集采、行业杀估值等多重利空因素冲击下,医药板块进入至暗时刻。老司基看到,从2021年2月板块见顶以来,中证医药指数持续调整至今年9月底,历时19个月,最大回撤超过50%。其中,仅2022年的最大跌幅就超过30%,调整时间和调整幅度都是历史之最。

在9月见底后,医药板块四季度出现反弹走势。12月以来,囤药行情上演,医药板块再次成为市场焦点,退烧、防病毒等热门个股更是引发资金疯狂追捧。

不过,医药板块的投资逻辑显然不局限于短期疫情放开后的防控和施治,它还有中长期更大的施展舞台。东吴证券研报指出,四大因素支持2023年医药板块结构化牛市,医药政策边际缓和、盈利预期恢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公募基金医药持仓仍较低等支撑医药板块大级别行情。

这些潜力之星值得关注

下面,老司基从挑选基金经理的角度,为大家寻找2023年医药赛道的潜力之星,筛选标准同之前。

第一步,挑选主动权益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和灵活配置型3大类;

第二步,挑选重仓医药赛道,具体包括申万一级行业里的医药生物

第三步,选择近3年+任职以来排名同类前25%,基金经理任职年限3年以上,剔除菜鸟基金经理,并且业绩领先;在管规模大于5亿元、小于100亿元,超百亿船大难调头,不容易获取超额收益。

最终,共有11位基金经理的任职年化回报超过10%,具体如下:

什么是刚需行业?盘点2023中国刚需行业有哪些?

11位基金经理中,华安基金刘潇和交银施罗德基金楼慧源两位基金经理的任职年化回报均超过22%,但刘潇的高回报在前东家中银基金获得,其入职华安仅半年,目前在管基金任职收益为负值,忍痛剔除。剩下两位潜力之星,老司基相对更看好融通基金万民远和工银瑞信基金谭冬寒

01,交银基金楼慧源,代表作:交银医药创新A(004075)

楼慧源,复旦大学金融学硕士、浙江大学应用生物科学学士,是交银“新黄金一代”代表人物之一,与郭斐、韩威俊和刘鹏,并称为交银“中生代四杰”。她于2015年加入交银基金,曾任行业分析师,2018年9月出任基金经理,目前在管基金2只,在管规模52亿元。

数据显示,交银医药创新A成立于2017年3月,成立至今总收益171.49%。楼慧源从2018年9月管理至今,任职总回报达到137.07%,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达116%,任职年化回报达22%,同类排名前1/4

什么是刚需行业?盘点2023中国刚需行业有哪些?

楼慧源重视深度的中观产业逻辑,看重中长期的产业发展趋势和内在逻辑,组合配置分散,集中度低。她会结合产业周期、政策周期、需求景气度的变化去思考,在组合构建上,尽量选择相关度较低的多个细分行业,而不会全部押注单一方向,并且会根据个股的风险收益比进行动态调整,最终呈现出回撤相对较低的特征。超额收益主要来自精选个股,其次来自于细分行业的配置。

从2022年三季报数据来看,交银医药创新基金主要配置了医药生物、美容护理板块,其中医药生物占比44.17%,为第一大重仓行业。前十大重仓股包括爱尔眼科、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华东医药、爱美客、迈瑞医疗等龙头公司。

02,融通基金万民远,代表作:融通健康产业A(000727)

万民远,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博士,历任银河证券、国海证券行业研究员。基金经理任职年限超6年,目前在管基金3只,在管规模49亿元,属于融通基金旗下冉冉升起的中生代权益明星基金经理。

数据显示,融通健康产业A成立于2014年12月,成立至今总收益215.4%。万民远从2016年8月管理至今,任职总回报达到178.38%,跑赢业绩基准达166%,任职年化回报18%,同类排名前5%

值得一提的是,近1年医药板块持续调整,但该基金近1年、近6月、近3月各区间段均取得正收益,在同类基金中表现极其亮眼。

什么是刚需行业?盘点2023中国刚需行业有哪些?

万民远的投资风格可以概括为:守正出奇,逆向投资,在处于景气赛道(好的贝塔)中找阿尔法,寻找低估值(估值安全边际高),整体偏中小盘价值风格。他坚持逆向思维原则,在企业经营阶段性低点布局,不追逐短期热点,提前预判,是一个孤独的“拐点型”价值发现者。

万民远在基金三季报中表示,精选赛道及成长性较好且估值相对较低的个股进行重点配置,中线持股的心态从容守候,用时间换空间,并适时调整组合结构。目前重点布局创新药及其产业链(受益于未来用药结构优化)、高端器械(受益于进口替代)、零售药店(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及处方外流)、类消费(受益于消费复苏)及原料药(受益于成本下降及需求)等资产。

03,工银基金谭冬寒,代表作:工银瑞信医药健康A(006002)

谭冬寒,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博士,曾在中信证券担任行业研究员。2013年加入工银瑞信,属于工银旗下内部培养成长的实力中生代。目前在管基金4只,在管总规模62亿元。

工银瑞信医药健康A成立于2018年7月,成立之初的1年半时间,由谭冬寒和赵蓓共同管理,赵蓓于2019年底离任该基金后,由谭冬寒单独管理至今。任职4年多时间,任职总回报达到150.61%,跑赢业绩基准达149%,任职年化回报达23%,同类排名前10%

什么是刚需行业?盘点2023中国刚需行业有哪些?

谭冬寒是一个专业背景极强的医药基金经理,他曾经在清华协和医学院读了8年临床医学。他曾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如果我不转行,那我一定是一名医生。

谭冬寒重视基本面研究,投资风格稳健,相信长期的力量,持股周期长,换手率低。个股层面,他主要从四个维度挑选成长股:成长速度、成长质量、成长空间和成长确定性,并将以上因素与股票的估值一起进行权衡对比。持有优质的医药成长股,伴随企业成长。

声明:本文由网站用户香香发表,超梦电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删除。

(1)
上一篇 2023年4月4日 14:09:59
下一篇 2023年4月4日 14:26:0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