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产品体验报告,是体验者在深入了解某个产品的商业模式、使用场景、产品功能等方面后,所作出的先有深度再到广度的图文分析报告。那么,如何撰写一份产品体验报告呢?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什么是产品体验报告?
产品体验报告,是体验者在深入了解某个产品的商业模式、目标用户、使用场景、市场现状、产品功能、交互体验以及视觉风格,同时还包含了竞品主要功能的对标,是先有深度再到广度的分析报告,是全方位总结出来的图文报告。 这里的「体验者」可以是:运营、产品、交互、UI等产品相关人员,现在已经不局限于产品经理做报告了,因为行业需要多元化人才,同时也可以为你跳槽、转岗、晋升打好基础。 既然是一份图文报告,就必须具备可呈现、可阅读、可传承的相关条件,类似于我们的工作总结、项目复盘等,产品体验报告也有特定的输出框架和规范。二、写这个有什么用?
- 一般利用产品体验报告来指导产品改进
- 用于加深对目标产品和目标岗位的了解,深度体验相关产品是必备流程
- 也可以用于新入职或应聘时,为了摸清自身产品以及竞品而进行的研究分析,面试时也能证明你对该产品做了充分准备
- 当然也可以用来了解一些新生产品、感兴趣的产品,拓展产品思维、设计思维
三、前期准备
1. 熟悉产品&体验产品
熟悉 APP 是做报告的基础,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看法,去体验它,感受它的优劣势。正如前面所说,这个优劣势不光是停留在视觉、交互方面,还可以包括核心功能、特色功能等,甚至是战略层面的。 每个人都是用户,所以不要怕判断错误,大胆去感受、去思考、去提意见,然后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零零散散的笔记没事,后面再统一整理,第一感受是最真实的。 在记录想法时候,最好把你的理由罗列出来:哪里好、哪里还可以优化、我应该怎么做?这个记录好了,后面写报告的时候会很轻松。当然也不要闭门造车,尽量和身边的产品人员共同探讨,发掘他们对产品的看法,或许能收集到你遗漏的点。 如果是你参与设计的产品,那直接把你之前的设计思考和建议复盘即可。2. 收集&整理资料
资料收集是一个比较繁琐的过程,需要多渠道去发掘信息,并把他们串联起来再分类,相信收集过后会对整个产品的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用户体验五要素)有大致的了解,后面会根据这5个层面做产品解剖。 1)收集具体层面 需要了解 APP 的市场反馈:各端下载量、使用评论,以及这个 APP 有哪些竞品,这些竞品的相关数据又是怎样的。 如何获得数据?可以通过:手机应用市场、APP Annie、神策数据等数据网站来收集。很多自家产品还有内部研发的「数据观象台」,这些都能记录留存、转化、用户特征、行为、点击事件等重要数据,是产品报告中的有力证据。 2)收集宏观层面 可以直接通过公司官网、产品介绍、招聘网站、用研报告、运营报告等方式收集。3. 分析资料
分析资料可以在写报告的时候同时进行。如果提前做好初步的资料分析,将会提高后面写报告的效率。 1)分析具体层面 根据用户的评论反馈初步判断,提炼关键信息点进行分类。同时可以查看竞品的用户评价,两者之间做对比,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优势或差距。 竞品的行为数据我们基本看不到,是人家的产品机密,我们主要是自家产品的行为数据,竞品只是参考。 最后可以从功能、交互、视觉、运营的维度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并优化,把这些都记录下来。 2)分析宏观层面 根据搜集来的产品的背景、新闻、研究报告等信息进行分析,提炼其中的重要观点,然后把这些观点按照「用户体验五要素」归类,把搜集来的观点和自己对产品的想法进行碰撞,记录思考过程。4. 推荐工具
为了便于共享、传播及图片处理,产品体验报告通常以 PPT 的形式记录,因此我比较推荐的排版工具有:office PPT、Keynote、Axure、Sketch、Ps、Ai。 注意:制作一份产品体验报告,你要面向的是企业高层、上级领导、面试官、产品团队的同事、客户等,所以需要结构清晰,排版精美、简洁,这样才会让人有读下去的欲望,正如文章开头所说:可呈现、可阅读、可传承。特别是自己以设计师的身份拿出报告的时候,排版是否精美、信息主次区分是否明显,也是对自身专业性的一种考量。四、输出框架
讲到这里,准备工作就已经做的差不多了,现在我们开始规划写作思路。下面列举的是比较全面的思路,可根据现状自定义框架(重点是产品分析那一步,绿色部分):
1. 体验环境

2. 产品背景
产品背景可以结合上面宏观层面收集来的资料加以描述,尽量保证描述的逻辑性,要让现状、痛点、价值、目标一目了然。不要记流水账,也不要复制粘贴。具体思路如下:

3. 产品分析
1)战略层 产品定位:为「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解决「谁」的什么需求。 产品类型:提供服务的产品属于哪个领域,具有什么样的产品属性。



- 什么情况下使用产品?这个情况会不会导致情绪波动?
- 什么地方使用产品?
- 这些地方网络环境好不好?不好该怎么办?
- 定位有没有覆盖到?精不精准?不精准怎么办?
- 移动支付时账号内无零钱怎么办?
- 正在等车时,手机没电怎么办?


- 基础功能(必备的功能、解决问题的功能、代表产品属性的功能)
- 特色功能(核心且重要的、打破同质化寻找差异化的、提升用户满意度的)

- 颜色、布局、版式、微交互、精致度等,如果这些让你的情绪产生正面增长,那么恭喜你,你已经被产品的「本能层次设计」所吸引
- 如果情绪波动不大,说明还看得过去
- 如果从视觉上让你感觉不舒适、皱眉头等负面情绪产生,那只能说明还有优化的空间

4. 竞品分析
基于战略层面收集到的数据,我们需要和竞品做宏观对比、具体对比,看看别家产品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受用户喜欢: 1)宏观对比

5. 假如我是产品经理
相信你做到这一步的时候,已经对产品了解的比较透彻了,在解剖过程中你肯定有很多疑问和自己的想法,没关系,大胆把他写出来,这能够检验你的分析成果。 假如你是产品经理或设计负责人,你会如何优化、把控产品呢?就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始你的表演吧:五、总结
- 千万别急着动手,先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认真分析并做记录
- 了解产品定位、用户群体和市场现状,知道产品为哪些人解决问题、设计机会在哪里
- 找到用户诉求,参考竞品,结合产品现状给出合理建议
- 与竞品做对比,找到优缺点,设想改进方案
声明:本文由网站用户香香发表,超梦电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