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做订单方面的需求,由于我们平台是综合类平台,电商、OTA、虚拟业务都有,所以对订单设计的通用性要求比较高,因此体验了一下强大的淘宝是如何做的,算是自我总结。

场景一:使用平台通用购物津贴(满2.1减2元)同时购买两家店铺的商品
一家商品金额2元,一家商品金额1元。 结果如下图:



场景二:看购物津贴的退款


场景三:多个订单一起下单
有些订单必须和其他订单一起下单,不能单独购买和退款,例如火车票(门票、飞机票)中的保险,订单提交未付款时订单列表如下图:




- 淘宝做为综合性平台,有很多商家入驻为了便于结算订单均是在商家维度上进行主订单拆分,每个主订单下会根据商家的不同商品进行子订单拆分;订单列表是在商家维度展示的,也就是主订单。
- 为了满足平台型通用的购物津贴,淘宝在独立拆单后会存在订单关联,这些订单在付款前必须一起支付才能共同享用平台津贴,共同取消才能释放购物津贴;付款后,各个商家的订单互相独立可单独退款。如果没有共同使用平台购物津贴而一起提交订单的,淘宝就是按照商家维度去拆单,各个店铺的优惠独立计算,支付和取消、退款时也不存在关联关系。订单结构应该有3层。
- 购物津贴是根据每个商家的商品销售总金额按照比例分摊的,平台的津贴优惠在每个子订单上都是单独的字段记录。退款时,如果退某个商家的订单,那么可以将该订单中使用的购物津贴部分退还用户(对平台来说是被薅羊毛)。
- 对于类似火车票和保险这样的订单,拆单规则应该都是通用的,因为我们可以在订单列表中看到订单是独立显示的而且也是在商家维度进行拆单的,但是订单之间建立了强关联关系,有些订单不能独立操作,必须依附于其他订单进行状态变更,这个是由商品是否可独立购买和独立退款决定的(例如保险)。这种订单的下单场景本质上和购物车订单一样,但是在商品上又增加了一步逻辑校验。
- 淘宝的订单列表是不能按照业务类型去筛选订单的,只能按照订单状态,那是应该是因为淘宝还是主打电商,在满足电商场景需求的同时去支持其他业务类型的下单,例如:OTA业务。
- 门票和火车票、保险的商家都是不一样的,猜测飞猪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往OTA平台方向发展,等同于淘宝、天猫这样的电商平台。
声明:本文由网站用户竹子发表,超梦电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删除。